(健康醫療網/記者郭庚儒報導)

對於生命末期的病人,臨終地點幾乎都會選擇在家中。為此,新北市推動社區安寧照護計畫,以7家醫院為核心醫院,作為29區基層醫療診所後援,共同建構安寧照護社區網絡,讓生命末期病人詳和、尊嚴走完生命最後一程,為生命劃下圓滿的句點。

落實在地老化 醫院配合在地善終

新北市衛生局專門委員陳玉澤表示,鄭本岡新北市幅員遼闊,城鄉差距大且醫療資源分配不均,將全市劃分成7大責任區,由亞東、台大金山分院、淡水馬偕、台北慈濟、新店耕莘、雙和,以及汐止國泰共7家醫院,為落實在地老化、在地善終政策。

病人自主權利法實施 推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

陳玉澤專門委員說明,因應今年實施「病人自主權利法」,推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,將啟動與轄內各相關醫事團體合辦教育訓練,並列入在職訓練課程,作為醫療機構督導考核指標,除了配合相關活動宣導外,也與圖書館合作資訊流通,透過民政局與各區里長座談會宣導,從預防端就為社區安寧打造全方位照護網。

黃金復健期專業醫療 讓病人自理生活

另外,新北市衛生局整合醫療及長照,將病人從出院準備銜接長照,乃至居家安寧無縫接軌,提供黃金復健期專業醫療,於雙溪、平溪、貢寮、瑞芳、坪林及萬里6個區衛生所設置物理治療所,讓病人生活可以自理,享受更有尊嚴的生活,也可以減輕家屬的負擔,達到在地終老的目標。

《病徵》足底筋膜炎 起床踏地第一腳最疼痛

有些民眾早上起床時,腳一落地,腳後跟就像被針紮到般刺痛不已,忍痛多走幾步後,狀況似乎就能緩解,但經過一整天工作或運動下來,這種舉步維艱的疼痛又會出現,這很可能所謂的足底筋膜炎。

另如家庭主婦常常進行清潔及採買工作,時常長時間的走路,所開始出現腳跟疼痛現象,若是在早上起床時更為明顯的話,也應注意可能為足底筋膜炎的問題,及早治療避免惡化。

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狀,包括了早上起來下床第一步或坐一段時間後起來足底的劇烈疼痛,但略微行走會緩解,再走更久之後便又加劇,當症狀出現且沒有適當診斷與治療,病況可能加劇,甚至經過了一段時間,可能會引發其他部位包括腳踝、膝蓋、甚至腰部的問題。

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林政宜指出,在以往足底筋膜炎通常被描述成局部的發炎反應,但近來相關研究顯示,軟組織的退化過程扮演了重要角色。

林政宜指出,治療足底筋膜炎時,最重要的是將容易引發足底筋膜炎的因子去除,包括要有適當休息,避免長時間行走,避免赤腳或穿脫鞋行走,避免走在過硬的路面,鞋跟不宜太高,鞋具可考慮選擇有適當足弓支撐與吸震能力較佳但不要太軟的鞋墊,都能有效避免症狀的惡化。

北市聯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李欣蓉表示,足底筋膜在人體站立或行走時,相當於避震器的角色,但隨著年齡增加,足弓及足底的韌帶與肌腱開始退化,支撐作用更依賴足底筋膜,長期下來可能發炎。

足底筋膜炎容易反覆發作,因此在急性期除了休息及使用口服消炎藥,還可配合復健儀器治療,像是超音波、經皮電刺激、雷射或震波都有不錯的效果。

在平時也需要針對足部進行訓練,像足底筋膜按摩術、足底筋膜牽拉術、小腿肚伸展術都建議每日執行,減少復發頻率,生活調整方面也可從減重、穿著治療性鞋墊、氣墊運動鞋;減少在硬地跑跳踩踏也能改善。

生活中心/綜合報導

40歲的楊先生因腹痛掛急診,原以為吃壞肚子導致腸胃炎,經由大腸鏡檢查,果然發現大腸已經被腫瘤阻塞,連大腸鏡都無法通過,經檢查後確診為大腸癌第四期,開刀後正追蹤病情,醫師呼籲,大腸癌已連續九年高居十大癌症榜首,民眾務必定期檢查。

▲醫師呼籲,大腸癌已連續九年高居十大癌症榜首,民眾務必定期檢查鄭本岡

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敬淳表示,患者當時因腹痛掛急診,但經電腦斷層檢查判斷,疑似大腸憩室炎,經由抗生素治療後,症狀大幅緩解,但由於約1%至2%左右之病人,在電腦斷層下大腸憩室炎和大腸癌難以區分,因此特別提醒患者一個月後應回診接受大腸鏡檢查,以排除大腸癌可能性。

果不其然,經大腸鏡檢查後不僅發現腫瘤,甚至幾乎被腫瘤阻塞,導致大腸鏡根本無法深入,詳細檢查之後,確認為大腸癌第四期。

林敬淳表示,大腸癌發生率以50至60歲居多,發生初期少有症狀,可能僅是出血及腹痛,以致常被誤認為「痔瘡發作」、「腸胃炎」或是「便秘」,導致沒有積極治療,但當開始出現食慾不振、噁心、嘔吐、貧血、腹痛腹脹,便血等等,就有可能是晚期的大腸癌,據患者描述,腹痛頻繁的狀況已經有五、六年之久,但始終沒有好好處理或檢查,才會拖成大病。

林敬淳指出,腹痛患者服用藥物後多半能緩解腹痛,但後續常需安排大腸鏡檢查,只是許多患者症狀改善就認為腸胃道都沒有問題,不再配合回診後續追蹤,使得臨床上許多大腸癌末期的患者,多半是因沒有遵照醫囑配合回診,導致發現罹患大腸癌時,已到末期階段。

林敬淳指出,大腸癌發生通常與家族史、飲食和腸道反覆性發炎有關,若是家中有長輩具大腸癌病史,一旦出現腸道發炎的症狀時,應積極接受檢查,另外日常飲食也應增加纖維攝取,以促進腸道蠕動,並適度攝取高蛋白、脂肪、膽固醇類的食物,才能有效預防大腸癌。

因大腸癌連續多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榜首,林敬淳建議,50歲以上的民眾應至少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,若遇大便習慣改變時,更要盡速尋求專科醫師協助,才能早期揪出大腸癌。(編輯:李鴻典)

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
全身突然癱瘓 非中風竟是腦瘤作祟
喜歡晚睡?研:睡不到_小時恐易胖
激情過吞顆「事後丸」?醫:恐致不孕
想靠喝水瘦身為何總失敗?醫師:人性

更多新聞報導
連續咳嗽20多天 她肋骨竟斷了
9旬翁血尿 腹部撈出上百顆結石
喘到坐著睡!30歲工程師竟肺癌晚期
重組肉過程大公開 最危險的是「這個」
婦捐贈器官 4受贈人全罹乳癌3人亡

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
禮後才4天 小夫妻一起走了
打26支強心針 前大使救回了
聽他的 1400萬買屋 跌到800萬

今日推薦影音

______________鄭本岡

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?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!快投稿Yahoo論壇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張虹蓉 的頭像
    張虹蓉

    張虹蓉的碎碎念

    張虹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